 |
供水計畫 |
|
本園區沿西濱快速道路往北20公里路程可抵桃園國際機場。 |
|
 |
自來水 |
|
供水系統:自來水公司第二區管理處石門地區供水系統
民生供水量:每公頃原則每日供應15噸,總供應量3,000CMD |
|
|
 |
工業用水
|
|
每公頃原則每日供應95噸,並依廠商需求,專案充分供應,總供應量90,000CMD |
|
|
 |
工業用水淨水廠 1 座 |
|
位置:桃科白玉區,處理量:115,000 立方公尺/日 |
|
|
 |
原水池 |
|
RC結構原水池 1 座,面積為2.4 公頃、容積100,000 立方公尺。租用桃園農田水利會 10~20 號池(浚渫挖深後,可貯水 70 萬立方公尺),工業用水貯備量可供桃科 7 天使用。 |
|
|
 |
配水池1 座 |
|
容積:40,000 立方公尺 |
|
|
|
 |
污水處理 |
|
 |
以重力與壓力管線搭配收集廢(污)水,送桃科白玉區廢(污)水處理廠處理後,短程目標逕為排放,中長程目標經處理等級提昇後放流水導入桃科工業用水原水池,供桃科、環科工業用水使用。 |
|
供水系統:自來水公司第二區管理處石門地區供水系統
民生供水量:每公頃原則每日供應15噸,總供應量3,000CMD |
|
|
 |
廢水處理廠短程採二級生物處理加沙濾(處理量 20,000 CMD)。
|
|
|
 |
入區廠商/研究機構廢水自行前處理至符合桃科廢水處理廠納管水質限值,始得排入桃科廢(污)水收集系統。 |
|
|
|
|
|
 |
電力設施 |
|
 |
輸電系統 |
|
(採地下化供電、導入桃科 2 座 161 KV變電所) |
|
|
 |
供電系統 |
|
(1) |
15,000 KW以上特高壓用電廠商—台電 161 KV直接供電 |
(2) |
100 KW~2,000 KW高壓用電廠商—經 161 KV降壓為 11.4/22.8 KV後 供電。 |
(3) |
低壓用電廠商— 11.4/22.8 KV經變壓降為 3Φ4W220/380 V或 1Φ3W220/110 V後供電。 |
|
|
|
 |
配電系統 |
|
(1) |
桃科(含本園區)均採地下配電方式,22.8KV或11.4KV配電線沿既設道路下埋設。 |
(2) |
入區廠商契約容量達1,000KW,或建築總樓地版面積達 10,000 平方公尺者,應向台電公司提出「新增設用電計畫書」以利檢討供電。 |
|
|
|
|
 |
電信系統 |
|
桃科境內增設 1 座電信交換機房。
電信線採地下化配線
|
|
|
 |
道路系統 |
|
本園區東、北、西側分別設置 20 公尺與 12 公尺道路, 其中包含部份綠色道路【綠色道路將設置3米寬之透水磚供自行車使用, 同時亦可作為維修及緊急通路之用,其餘部分則以植栽配合景觀設計,集合隔離綠帶及退縮綠帶營造多層次之綠化空間】園區中間設置 16 公尺道路以供入區動線使用。 |
|
|
 |
綠化與景觀 |
|
(1) |
環科周界平均 20 公尺隔離綠帶。 |
|
(2) |
開放空間(量產實証區建蔽率 70 %,容積率 300 %;臨建築線退縮至少 6 公尺留供綠帶、水道、步道及自行車道開放空間使用)。 |
(3) |
道路綠化設計(自行車道、人行道、生態池、林蔭道等)。 |
(4) |
公園(位於本園區東北角,內設生態埤)。 |
(5) |
本園區周界 12 公尺與 20 公尺既設道路,配合面臨道路之各用地須留設至少 6 公尺寬之退縮地,以生態溪、生態池與公園內之生態埤連結成一生態系水循環設計,預估可誘引黑眶蟾蜍、澤蛙等兩生類;無疣蝎虎、斯文氏攀木蜥蜴及中國石龍子等爬蟲類;麻雀、白頭翁、大卷尾、紅尾伯勞、珠頸斑鳩、綠繡眼、家燕、小雨燕及黃頭鷺等鳥類;沖繩小灰蝶、台灣黃蝶、黃蛺蝶等蝶類;家蝠、臭鼩與赤腹松鼠等哺乳類等。 |
|
|
|
 |
生態公園規劃 |
|
 |